健脾養(yǎng)胃湯的家常做法
想要健脾養(yǎng)胃,日常飲食調護也非常重要,喝湯就有健脾養(yǎng)胃的功效。那你知道健脾養(yǎng)胃可以喝什么湯嗎?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分享的健脾養(yǎng)胃湯的家常做法,希望對你有用。
健脾養(yǎng)胃湯的家常做法
健脾養(yǎng)胃湯的家常做法一、桂棗山藥湯
材料:紅棗12粒,山藥約300克,桂圓肉2大匙,砂糖1/2杯。
做法:
1、紅棗泡軟,山藥去皮、切丁后,一同放入清水中燒開,煮至熟軟,放入桂圓肉及砂糖調味。
2、待桂圓肉已煮至散開,即可關火盛出食用。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桂圓、紅棗有益氣血、健脾胃的作用。
健脾養(yǎng)胃湯的家常做法二、蘿卜羊肉湯
材料:羊腩肉750克,白蘿卜500克,香菜、鹽、雞精、料酒、蔥、姜、胡椒粉適量。
做法:
1、將羊肉洗凈,切成粗絲,白蘿卜洗凈切成絲。
2、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后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
3、水燒開后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卜,轉小火煮至蘿卜斷生后,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
功效:此湯補中益氣,溫胃散寒。
健脾養(yǎng)胃湯的家常做法三、山藥雞湯
材料:山藥200克,雞1/3只,香菇200克,蜜棗1顆,姜2片,桂圓5顆。
做法:
1、將雞切成塊,鐵棍山藥切成滾刀塊,準備好姜片。
2、鍋中放油,將雞塊和姜片放入,翻炒雞塊,直至雞塊變色,雞肉收緊雞皮微微焦黃,放入慢燉鍋中,再加入適量的開水,加入山藥小火慢燉2個小時。
3、再放入雞肝、雞胗等雞雜,加蓋后繼續(xù)慢燉二十分鐘。最后調味開鍋即食。
功效:母雞益氣養(yǎng)血,健脾胃,療虛損,善補五臟。
健脾養(yǎng)胃湯的家常做法四、猴頭菇雞湯
材料:猴頭菇3顆,雞半只,火腿幾片,枸杞、姜、鹽、料酒各適量。
做法:
1、猴頭菇用溫水泡六個小時,雞放到沸騰的鍋里焯水,加兩片姜,一些酒去腥,焯水完畢撈出來沖洗干凈。
2、雞切塊,火腿切片,把雞,火腿,猴頭菇和姜片一起放進電燉紫砂鍋里,一次加足冷水,燉四個小時。
3、最后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加枸杞,喝前加鹽調味。
功效:猴頭菌又名猴頭菇,有助消化及利五臟的功能。適用于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竇炎、胃痛、胃脹及神經衰弱。
健脾養(yǎng)胃的食物
1、小米
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者食用,是消化不良者的理想食品,小米還有防止反胃,嘔吐的功效。煮小米粥時,待粥熟后稍稍冷卻沉淀,可以看到粥的最上面浮有一層細膩的粘稠物,這就是粥油,粥油補益腎精、健脾和為、大補元氣的作用,特別適合慢性胃腸炎、慢性胃潰瘍者食用。
2、山藥
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經常食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山藥中所含的淀粉酶能加快人體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刺激胃腸蠕動,加快胃腸內容物的排空,非常適合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食用。山藥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炒食、蒸食、拔絲,也可以與大米、小米、大棗一起煮粥食用。
3、胡蘿卜
具有健脾化滯、潤燥明目的作用,適用于消化不良、夜盲癥、角膜干燥癥等患者食用。小兒消化不良可取胡蘿卜250克,加鹽3克煮爛,去渣取汁,每日3次服完,連服3天。
4、白蘿卜
有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的功效。古代醫(yī)籍中也有用“生嚼”白蘿卜的方法來治療食積的記載。其實,古人選用“生嚼”白蘿卜的治療方法是非??茖W的,這是因為蘿卜中所含的有助消化作用的淀粉酶、木質素等均不耐熱,在70℃的高溫下便被破壞。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白蘿卜雖然具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但因其性涼,因此不適合脾胃虛寒者食用,慢性胃炎、胃潰瘍者也不宜大量生食白蘿卜,最好炒著吃或燉著吃。
5、大棗(干品)
能培補脾胃,為調補脾胃之常用食品。自古被列為“五果之一”。據《本草綱目》記載,“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謂治病和藥,棗為脾經血分藥業(y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棗甘溫,少食健脾,多食則礙脾。脾胃虛弱者,可取大棗10枚,煎湯常服,亦可與小米、山藥一起煮粥喝。
6、馬鈴薯
具有益氣健脾,調中和胃的作用。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和習慣性便秘者,可取新鮮的馬鈴薯洗凈去皮切碎后,加開水搗爛,用紗布包絞汁,每天早晨空腹服1-2湯匙,酌加蜂蜜,連續(xù)服用15-20天即可緩解。在此期間忌食刺激性食物。特別提醒,發(fā)芽的馬鈴薯一定不要食用。
7、栗子
具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尤其適用于脾腎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患者食用。將板栗仁蒸煮熟,研磨后制成糕餅,特別適合于食欲不振、身體瘦弱、經常腹瀉的小兒食用。用栗子和小米熬制的粥老少皆宜,可作為脾胃虛寒導致的慢性腹瀉患者的食療佳品。
健脾養(yǎng)胃的小動作
一、揉帶脈
脾主運化,脾胃虛弱則會運化不力,造成身體水濕停滯。而揉帶脈則一方面健脾陽,另一方面則振奮了肚腩兩側膽經的陽氣,迅速化開了小腹內積聚的水濕。當然你要是覺得揉帶脈的力度不足的話,也可以用手握成拳來敲。順便再說一下,此法對便秘的治療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
二、吞唾液
唾液其實就是人體內最好的健脾胃的藥。中醫(yī)學認為,唾液能“潤五官、悅肌膚、固牙齒、強筋骨、通氣血、延壽命”,春秋時期的老子認為,靈丹妙藥雖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養(yǎng)生學家陶弘景也說:“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三、踮足功
就是腳尖著地,腳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經絡通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胃經的原穴也在腳趾的關節(jié)部位。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妨經常鍛煉腳趾。你可以踮著腳尖走路,你也可以試試踮著腳尖站個十來分鐘,記住在踮腳尖時要盡可能地把腳踮得高一點,這樣效果才會好。
四、推腹法
人體內的三濁(廢水、廢氣、大便)都可通過此法來排除,而此三濁正是導致人生病的罪魁禍首。所以古人常說“大道至簡”,道理想通了,解決問題就容易了。
五、跪膝法
此法可引氣血下行,使氣血流注于胃經。因此對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處的。
六、拉筋
人的肝、脾、腎經都從大腿經過,所以拉筋對這三條經的拉伸和調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七、捏脊法
言之,就是捏脊梁骨,從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時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為脊柱兩側正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所經之處,捏脊能對身體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氣;還可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升降氣機。也可以用手搓脊柱及其兩側更為方便快捷,力度可大可小,總之搓得發(fā)熱為止。
八、爬山
《黃帝內經》中有一句話,叫做“谷氣通于脾”。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繁體字中,山谷的谷寫作“谷”,而谷物的谷寫作“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醫(yī)家王冰對此的解釋是“谷空虛,脾受納故”。用現(xiàn)代語言來說就是爬山不僅能鍛煉筋骨,讓人汗水淋漓,這也是排除體內水濕的良法,同時還能讓人的脾通天地之氣,山谷之氣。
看過“健脾養(yǎng)胃湯的家常做法”的人還看了:
健脾養(yǎng)胃湯的家常做法
下一篇:健脾養(yǎng)胃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