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對三年級習作的教育感悟
編者按:作者在教三年級作文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孩子們寫作缺乏觀察和親身經(jīng)歷,他會有怎樣的解決方法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對三年級習作的一點看法》這篇感悟吧!
一個學期又接近尾聲,回想這一學期的時間,我想就三年級的作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們常說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之所以說是重要的轉折點,應該指的就是三年級增加的作文。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叫做“看圖寫話”,要求寫上一段通順的話,把意思表達清楚,可長可短,沒有過多的限制條件,而到了三年級,就變成了“習作”,不光要求把意思表達清楚,還要求正確使用標點,一般字數(shù)還規(guī)定在300字左右,最關鍵地是你還得根據(jù)題目給的提示,準確把握作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是寫人?寫事?寫什么事?表感謝的事?表難忘的事?表開心的事?等等,這樣,對于還從未接觸過作文或是平時讀書較少的農村孩子來說,就增加了不少的難度。
那么,問題的關鍵就是怎么培養(yǎng)學生寫作文呢?我把自己的一些做法與大家分享一下,或許會與您產生些許的共鳴,都說,“好的演員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我認為,剛開始寫作文也應該先從模仿開始。三年級上冊的第一次作文,關于課余生活的,我并不急于給學生講方法、講技術、講如何寫這篇作文,因為我覺得他們還不太懂什么叫作文,于是,我利用幼兒園的投影儀,給學生展示一篇完整的作文,從題目的占格,每段開頭空兩格到分段再到作文的布局,我給學生做了一遍細致的講解,讓學生首先明白作文的寫法和格式。然后,我建議學生先去摘抄別人的作文,體會別人是怎么寫的。最后,我才針對課余生活這個話題講寫什么內容,怎么去寫,并再次讓學生練筆,嘗試著寫下自己的第一篇習作。
第二,好的習作一定來自于平時的觀察和積累。在學到第四單元的時候,要求寫一篇觀察日記。我們都知道,農村條件差,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重視不夠,我想,如果我布置讓學生在課下去觀察某樣東西,很多學生肯定不會去做,怎么辦呢?恰在這時,我在同步作文上看到了一篇關于“醋泡雞蛋”的作文,我眼前一亮,這個實驗既花費不高又便于操作,為什么不讓學生在學校觀察呢?說干就干,我要求學生自愿帶透明的玻璃瓶和雞蛋,我提供醋,學生們也是熱情高漲,積極配合。在接下來三天的時間里,我每天都抽一點時間,陪著學生觀察雞蛋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實驗進行的很順利,同學們觀察的也很仔細。結果,在期中考試的時候,作文正好讓寫一篇觀察日記,孩子們的這次試驗派上了用場,讓他們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第三,只有親身體驗,才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前段時間,我們迎來了一場降雪,為了讓學生加深印象,積累一些寫作的素材,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堆雪人的比賽,事后又幫助學生梳理了當時的心情、堆雪人的過程及過后的感受,并讓他們寫成一篇日記。也許,以后在寫一件難忘的事或是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的時候,便會給學生一些啟發(f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寫作文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在積累的基礎上,認真觀察,親身實踐,才會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
作者|萬古鎮(zhèn)穆營小學 楊淑靜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