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六年級下冊藏戲教學反思
語文六年級下冊《藏戲》是一篇民俗散文,課文按說明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展開。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語文六年級下冊《藏戲》教學反思,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語文六年級下冊《藏戲》教學反思篇1
這篇課文按說明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以總—分—總的關系結(jié)構文章。先用三個反問句介紹藏戲主要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臺”“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來詳細寫開山鼻祖唐東杰布開創(chuàng)藏戲的傳奇故事。然后簡略地說明藏戲的特色。最后用一句話總結(jié)全文,點明藏戲這一民族戲劇藝術靠師傳身授傳承和發(fā)展。
讀完課文,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藏戲藝人。他們的演出是純粹的,沒有舞臺,沒有燈光,有的只是觀眾,只是悠哉游哉的一份隨意!難怪,藏戲可以一代一代流傳下來,靠的就是藏戲藝人的那種精神,娛樂觀眾的無私精神!他們不計名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表演著!
本課除了有了人名,地名生僻詞以外,文章通俗易懂。于是我設計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能饒有興趣地流利朗讀課文。2、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3.學習作者生動形象的描述和準確地說明方法。4、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我也設計得非常簡單:1、朗讀課文,勾畫出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勾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者句子,多讀幾遍,嘗試著理解。2、默讀課文,找出文中介紹藏戲形成的自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3、藏戲有哪幾個特點,你從哪里知道的?反復朗讀具體描寫藏戲特點的自然段,讀出你的感情!你想對藏戲藝人們說些什么?請寫下來。4、比較本文和《北京的春節(jié)》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我用一個課時,完成了本課時的教學任務。
教學的時候采取的是學生先分組自學然后交流討論的方式。這課的教學我的感覺是比較粗糙,有點“大刀闊斧”味道。但是我感覺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比較踴躍,學習的興趣比較高。
這課的教學中我只是引導孩子們?nèi)テ纷x了課文開篇的三個反問的句子,這三個反問句也是一組排比句,用了反問了形式,強調(diào)了藏戲的突出特點,有點扣人心弦,因此,我指導讀出不同的語氣。
課文的表達順序和《北京的春節(jié)》完全不一樣,孩子們在交流匯報的時候都有自己的見解。
教完這課,我的感覺比較輕松,但是卻有些心虛,學生從這課的學習中到底收獲了什么?收獲了多少我實在是沒底。
語文六年級下冊《藏戲》教學反思篇2
在初讀課文之后,我讓學生結(jié)合預習情況,說說藏戲的特點。大部分學生都能找出課文開頭的三個反問句其實就概括介紹了藏戲的三大主要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臺”“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緊接著,我讓學生根據(jù)藏戲特點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具體描寫這三個特點的自然段。在找的過程中,我隨機引領學生品讀課文,感悟藏戲的特色,體會傳統(tǒng)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當然,這中間寫面具的一部分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這些面具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感情色彩,代表一定的價值判斷和是非觀念。再通過分角色讀、引讀等多種方法讓學生領略到藏戲的獨特魅力。學生在充分地讀這部分的基礎上,輕松理解了這部分內(nèi)容。最后,我讓學生讀讀課文,說說這幾個自然段寫什么?學生很快就能明白這是寫藏戲的形成。
就這樣,我引領學生這么輕易地理清了文章的脈絡,了解了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領略到了藏戲的獨特魅力,并學習了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了語言,領悟了表達方法。而學生所領悟到的一切,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語文六年級下冊《藏戲》教學反思篇3
通過縣進修學校指導教師的指導,對于六年級的語文課的教學有了進一步認識,在抓住知識點教學的同時,要做好對舊知識的復習與鞏固,所以在教學《藏戲》這篇文章時,我注意了這一點。
教學時,抓住導讀中的問題:“藏戲有什么特點?”開始走進課文,課文開篇的表達方法新穎和獨特,用反問句的形式先聲奪人。這三個反問句同時又是排比句,介紹了藏戲的特點,學習這三個反問句時,我設計了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的訓練,學生理解了三個反問句表達的意思,朗讀自然而然就容易指導了,我稍加指導學生就讀出來了感情。
教學中,我覺得教學內(nèi)容安排不得體。概括出三個特點后,有的學生已經(jīng)找出了三個特點的具體表現(xiàn),我處理不得體,這時接著學習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就好了。我卻按照備課的思路把學生拉回到藏戲的形成過程,只考慮到自己備課的過程了,隨機應辨的能力還是太差。
這篇文章是一篇民俗散文,課文是以總分總的關系結(jié)構文章的,按照說明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脈絡清楚、有點有面,有詳有略的描述,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課文內(nèi)容。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