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試題逐題解析2017(2)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魂魄猶在江山圖
范曾
當一個時代的藝術整體奔向渾渾噩噩的時候,需要圣潔的藝術;而藝術風貌整體墮入輕佻時,需要凝重的藝術,這正是李可染適時而生的緣由。
當可染先生沉浸于自己寧寂而莊嚴的心靈王國的時候,他趨近的美便與教養(yǎng)合而為一。他的作品陶冶了整個一代人,還將千秋萬代地陶冶下去。藝術的助人倫、成教化,在潛移默化之中使人們心悅誠服地趨向社會的崇高,可染先生的藝術正是如此內在地激勵著人們的心靈。
可染是一位深具藝術理念的大師,然而當這種理念進入可染的審美時,大地山河與精神是那樣地天然合拍,那樣地不假說教,使人覺得他的理念和審美在山川林壑、飛瀑流泉中不期而遇,那是最融洽最自然的流露。
可染先生生活于一個風云動蕩的時代,他當然有關心國家民族命運和服務于時代的直接的一面,如抗日烽煙中他的作品體現(xiàn)了一位卓越藝術家的愛國良知。然而可染先生也同樣有著純潔心靈、表達一己情懷的一面,這時的可染先生的畫,是心靈與廣宇的邂逅,當審美與自然融而為一的時候,他的精神升騰到一個清明而純凈的、不染凡塵的境界,這對于一個山水畫家來說是何等難得。
可染先生當然是不世的天才,他的“生而知之”透露出他異乎常人的語言方式。這是一種只可有一不可有二的語言方式,一種極具個性化的符號,它的存在表現(xiàn)了先生俯仰天地、浩然長嘆的襟懷。當然可染先生知道自己有“生而知之”的本能,但憑著他更深邃的智慧,認識到它的不可靠,或者他甚至看到一些恃一曲之才而毀掉自己藝術的聰明人,當曇花一現(xiàn)的時節(jié)過去之后,留下的是殘枝敗葉。
可染先生告訴我,他年輕時作畫極快,有一次到一位朋友家,朋友留可染作畫,可染不允。忽然一陣敲門聲,遠客來歸,主人越過天井開門,寒暄,回到畫室時,可染卻已畫畢,主人大為贊嘆,以為神來之筆,先生亦頗自喜。先生說完這段故事后,告訴我,多年之后,他才警然有悟,必須力矯這樣的用筆。先生還告訴我,他少年時有一位極富才華的朋友,寫給他的信,毛筆字的稚拙天真、渾厚樸雅使他有一種不可言喻的內心的感動。這感動是如此地刻骨銘心,談到此事時,先生的表情竟顯得那樣地莊肅和神往。
可染先生好學而敏求,這是他“苦學派”的唯一解釋,苦學者不意味著枯澀無味地下笨功夫。我曾有幸上可染先生的書法課,他不強求碑帖的選擇。我選了一本禮器碑,他說要平心靜氣地讀碑,知其間架,重其用筆,悟其風神,能于此三者有所悟,則去書道不遠矣。書法課上,可染先生不喜歡一揮而就式的所謂筆動心不動、麻木不仁的寫字習氣。
可染先生于書法所下功夫可謂焚膏繼晷,30多歲時的風華婉轉至50歲后一掃而空,無絲毫泥古、媚俗、求奇、嬌飾、市井、鄉(xiāng)愿……一切的書畫藝術可惡的痕跡與可染先生的書法格格不入,近之則畏,遠之則敬。
有一次說到線,可染先生聯(lián)想起京劇,他說一個卓越的京劇演員會將每一個字送到聽眾的耳中,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一點是他會把中國字的聲母和韻母前后慢慢吐出,名角能控制聲調的每一絲變化,這和用筆是一個道理,我恍然大悟,又想起每逢新年聯(lián)歡,李可染可能會拉一下二胡,那真是鏗鏘老辣、蒼涼哀婉的高度統(tǒng)一,這其中固然有先生青年時代國家山河破碎的難伸孤憤,也有先生倔強不拔的滿懷壯志。
先生稱自己是“困而知之”,人們不要以為可染先生當真為自己才情不逮而困??扇鞠壬?ldquo;困”是他推動中國畫史這座沉重的列車所需的移山心力,他要弘揚的是中華文化所素有的偉岸與高華,他極端鄙棄浮光掠影的、油腔滑調的、市儈的藝術。這神圣的自尊支撐著他博大的靈魂。
可染先生通過自己不朽的筆墨所傾訴的愛戀,感動了全世界。這是可染先生的山水畫不可取代的歷史地位和時代精神。走向現(xiàn)代,可染先生已為我們作出了杰出的榜樣,和那些食西方剩菜殘羹的光怪陸離的藝術不同,可染先生所開啟的是宏門正學,而不是旁門左道。
(選自范曾《魂魄猶在江山圖》,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 ( )
A.李可染先生生活的時代,整體的繪畫藝術陷入了躁動、迷惘、混亂、輕浮和功利的泥沼,這更凸顯了可染先生及其藝術追求的意義。
B.可染先生的“生而知之”,不僅表現(xiàn)在藝術風格上,也表現(xiàn)在他的語言表達上,而且這二者有其內在的一致性。
C.可染先生憑著深邃的智慧,敏銳地看到先天稟賦的不可靠,因為那些僅憑天賦紅極一時的人物,其作品都不免趨時媚世、浮躁功利,難登大雅之堂。
D.由京劇名角的唱腔和李可染演奏的二胡,作者領悟到,從事書畫藝術也應以從容、平和的心態(tài)關注每一個細節(jié)的表現(xiàn)效果,并做到自如控制細節(jié)。
E.“食西方剩菜殘羹”批評的是當代中國繪畫藝術發(fā)展嚴重滯后的所學到的僅僅是西方繪畫中那些已經(jīng)過時的技巧和手法而并非時下流行的“新潮流”。
參考答案:AD (答A得3分,答D得2分,答C得1分;答B(yǎng)、E不得分)
【解析】B“不僅表現(xiàn)在藝術風格上,也表現(xiàn)在他的語言表達上”分析錯誤,原文中的“語言方式”指的并不是一般語言文學中的語言表達,而是指繪畫風格。兩者不能并列,更不是遞進關系。C“作品都不免趨時媚世、浮躁功利,難登大雅之堂。”概括分析過于絕對,且文中并沒有“難登大雅之堂”之意。E“那些已經(jīng)過時的技巧和手法,而并非時下流行的新潮流”分析錯誤。“食西方剩菜殘羹”指的是只學到了西方藝術的表面技巧,沒有領會其靈魂,而且沒有看到西方藝術和東方藝術的共性。
(2)作者寫李可染先生在朋友家作畫和感動于老友信上的字跡這兩件事,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①從年輕時的“頗自喜”到后來的“警然有悟”“感動”,前后對比,具體展現(xiàn)了可染先生的成長過程。
?、诰唧w形象地表現(xiàn)了可染先生追求圣潔、凝重,崇尚自然、融洽的藝術風格和藝術理想。
?、劢Y構上,承上啟下,一方面承接上文,形象地表現(xiàn)可染的“不世之才”;另一方面開啟下文,引出“敏而好學”的內容。
【解析】(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答出其他可酌情給分)
(3)作者說“可染是一位深具藝術理念的大師”。請簡要說明其“藝術理念”的具體內容。(6分)
參考答案:①一方面要關心國家民族命運和服務于時代,另一方面要用純潔的心靈表達一己情懷,必須把二者融而為一。
?、谠谒囆g創(chuàng)作中,完全依靠天賦是危險而且短視的行為,必須刻苦勤奮、堅持不懈。
?、蹜^承和弘揚本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傳統(tǒng),反對市儈藝術。
【解析】(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4)孔子說,人有“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三類。李可染先生屬于其中的哪一類?請結合原文,談談你的理解。(8分)
參考答案:
觀點一:李可染先生屬于“生而知之者”。
?、贀碛挟愑诔H说乃囆g天賦;
?、跇O富才華,作畫極快,常有神來之筆;
?、劬哂猩铄涞闹腔酆透哌h的追求。
觀點二:李可染先生屬于“學而知之者”。
?、俸脤W而敏求,講求悟道、循法;
?、诳炭嗲趭^,注重細節(jié),毫不懈怠;
?、鄄荒喙拧⒚乃?、求奇,自成一格。
觀點三:李可染先生屬于“困而知之者”。
?、侔淹苿又袊L畫不斷健康發(fā)展作為追求目標;
?、谝院霌P中華文化的偉岸與高華為己任;
?、叟κ棺约旱墓P墨成為藝術的永恒和不朽。
【解析】(觀點明確,2分;論述合理、分析充分,6分。意思對即可)
高考語文試題逐題解析2017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
A、普通市民——一位年愈六旬的老者,沒有強健的體魄,卻憑單槍匹馬間就抓獲了幾十個小偷。
B、榮獲大賽冠軍后,他的家長和朋友歡天喜地,彈冠相慶。
C、同是變法維新中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確乎少些剛烈。
D、一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參考答案:A
【解析】(A、單槍匹馬:單獨行動,沒有別人幫助。也說匹馬單槍。此句中是對的。B “彈冠相慶”使用有誤。此原意指彈去帽子上的灰塵,互相賀喜,現(xiàn)用于貶義,形容壞人得勢,而用于褒義,顯然感情色彩不當。 C “始作俑者”使用有誤。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木偶人。“始作俑者意為開始發(fā)起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個作某項壞事的人或惡劣風氣的創(chuàng)始人。這個成語有極強的貶義色彩。D “無所不為”含貶義,是“沒有什么壞事不干”的意思,與褒揚科學家的句意不協(xié)調。以上幾題考查的是不辨成語的感情色彩。)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 )
A.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創(chuàng)新的潛能,要激發(fā)這種潛能,就要看能否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B.17世紀至18世紀,荷蘭鑄制著名的馬劍銀幣,逐漸流入中國臺灣和東南沿海地區(qū),至今在中國民間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組織內,優(yōu)柔寡斷和盲目沖動者都是傳染病毒,前者是延誤時機和后者的盲目沖動均可使企業(yè)在一夕間造成大災難。
D.如果僅僅把這部話劇理解為簡單意義上的反映兩個階級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的一次憤懣的碰撞的話,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審美價值。
參考答案:C
【解析】(A“激發(fā)潛能”和“能否”一面對兩面;B主謂搭配不當,應在“鑄制“后面加“的”;D語序不當,應將“僅僅”放在“理解”前。)
15、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
?、偃欢覀兊拇竽X對音樂的感知卻不是這樣。
?、谒砸薪豁憳罚舱沁@樣的“和聲”才使得我們這個世界充滿趣味。
?、劾绻芟覙返暮献?,音波雖然混合,但是管樂聲和弦樂聲仍然保持各自的特點。
?、芪锢韺W家們長期熱衷于研究的現(xiàn)象都是整體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聲音就是這樣的。
?、菡w可以大于部分之和,這一事實現(xiàn)在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已經(jīng)是顯而易見的了,但是曾經(jīng)讓物理學家們感到非常窘困。
?、揠m然管樂聲和弦樂聲獨立地進入我們的耳朵,但是這兩種聲音的“和聲”對我們的情感所產(chǎn)生的影響卻遠遠大于這兩種樂器的單獨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 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參考答案D
【解析】(“語意連貫”是指語句之間的連接貫通,它是語言表達的標準之一,也是在規(guī)范的基礎上提出的更高要求。連貫的考查,大多采用排序與語句復位或“嵌入式”兩種題型。解答的關鍵就是要把握語段的話題與中心,理清語段的結構層次以及句子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本題的選文仍是一個議論性的語段,闡述的是“生成整體論”中“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生成整體論”強調兩點,一是整體功能不等于部分之和,可以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二是僅僅通過分解來了解整體是不充分的,因為部分與部分之間有相互作用。借助句中 “然而”、“所以”、“雖然”等明顯表邏輯關系的詞語,以及“例如”等有較強提示作用的詞語,選出正確答案D。)
16、下圖是“提升中國公民旅游文明素質行動計劃”的徽標,請寫出該徽標中除文字以外的構圖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語言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180字。(5分)
參考答案:
元素:圖標主要由漢字“文”、龍、長城三個元素構成。(2分)
寓意:①草書的“文”字,象征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表達了提高公民文明素質的涵義;
?、邶埖男蜗篌w現(xiàn)了中國悠久的歷史。騰飛的龍,有動態(tài)感,表明動員全民參與,積極投入到行動計劃中來;
③長城是中國豐富的旅游資源的代表,寓意希望通過實施這個計劃達到保護旅游資源的目的。
【解析】(只點出構圖要素并齊全的給2分,不全的給1分,共2分。解讀構圖要素符合主題的每個寓意給1分,共3分)
17、在下面文字的每個橫線處補寫一句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常人的看法是,在生物世界的食物鏈中,植物幾乎總是處于最低層,① ,然而有少數(shù)植物卻能吃動物。它們能夠捕食昆蟲,如蒼蠅、蚊子等,② ;有時它們甚至可以捕捉一些體型較大的動物,如蛙類、小蜥蜴、小鳥等,所以又被稱作食肉植物。自然界有不少食肉植物,③ ,可以分為被動捕捉型和主動捕捉型兩種。被動捕捉型食肉植物,以自身的優(yōu)勢或特點來引誘昆蟲,然后把它們囚禁起來,消化吸收;主動捕捉型食肉植物,則要通過自身的運動,將獵物捕獲,再慢慢地消化。
?、?/p>
②
?、?/p>
參考答案:①是要被動物吃的 ②所以被稱作食蟲動物 ③根據(jù)其捕捉獵物方式的不同
【解析】(每句2分,句子銜接通順,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句子冗長酌情扣分。)
六、作文(60分)
18、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作文。 (60分)
銳角
近年來,一種喝水的杯子,在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qū)流行起來。它下尖上圓,呈“V”字形,被人稱為蛋筒式飲水杯。用這種杯子喝水,你必須盡快把水喝掉,否則就得一直把它拿在手上,因為它不像平底杯子,可以喝一口放下再喝。
要求:請根據(jù)你對這段文字的感悟,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體自選,角度自定,不得寫成詩歌,不得抄襲。
提示:給生命一個銳角
1、人生也像一杯水,如果過于平穩(wěn),就會滋養(yǎng)我們的惰性,我們就會無所事事地在一個地方呆坐半天,或喝茶,或閑聊,或閉目養(yǎng)神,慢悠悠地消磨著生命的時光。
2、這種杯子的主要優(yōu)點是提高效率。蛋筒式飲水杯的外形,讓我不由聯(lián)想到小時候玩過的陀螺,它也是“V”字形,下端是一個尖尖的銳角,如果要想陀螺立起來,就必須用鞭子不停地抽打它,讓它快速旋轉。人生也是這樣,只有驅使生命高效運轉,才能自立起來。
3、但愿用蛋筒式飲水杯的人越來越多,但愿每一個生命都能找到這樣一個逼自己不斷進取的銳角。
猜你喜歡:
3.高考語文試卷模板
高考語文試題逐題解析2017(2)





下一篇:高考語文蘇教版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