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27課水教學反思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27課《水》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和鑒賞能力。學習啦為大家整理了五年級下冊語文蘇教版第27課《水》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27課《水》教學反思1
《水》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缺水的小山村的故事,訴說了村里人們對水的渴望。這種缺水的苦是我們這些生活在江南水鄉(xiāng)的孩子們很難感悟的。因此,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我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品味詞語使用的精妙。
在精讀課文時,我首先讓學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水,是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并打破學生的慣性思維,讓學生明白文章的中心句不一定在課文的開頭或結(jié)尾,他也有可能藏在段落的中間。然后圍繞這個中心句展開學習,帶領(lǐng)學生共同探討作者是如何把水的珍貴寫得可觀可感的。
課文第一自然段,通過對村里人取水的描寫,教學中我讓學生自讀,并思考從什么地方體會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圈畫出關(guān)鍵的字詞,并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學生能從“十公里之外”、“很小的泉眼”、“一個小時的長隊”、“一擔”體會到取水路途遠、水源小、時間長、收獲小,從“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體會到水比酒還珍貴。與此同時,讓學生看配樂圖片集,進行想象說話,從而體會到取水的辛苦和艱難,進而明白水之珍貴。
接下來,我借由“為了寫出水的珍貴,作者描寫哪些場景?”這個問題,帶領(lǐng)學生去品味文中濃墨重彩的兩個部分,即淋雨之樂、勺浴之樂。
如何讓不缺水地區(qū)的孩子學這樣的課文,也能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讓學生在品味語言的同時,獲得思想的啟迪呢?我除了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感悟?qū)懛?,也適時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對照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如在體會淋雨之樂部分,讓學生感受,半年不洗澡、一年不洗澡甚至幾年洗不上澡的難受,從鮮明的對比中讓學生體會那么一場雨對于村子里的人們來說是像過節(jié)一般的樂事。又如在體會勺浴帶來的舒服與清涼時,讓學生回憶炎熱的夏天,太陽熱辣辣地炙烤著大地,在外面走了一圈,突然走到商廈的門口,涼氣迎面撲來,這一感受。因為學生有過親身的體驗所有會情不自禁地說“那感覺太爽了”。這樣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體會一勺水所帶來的不可思議的快樂。
當然,會品詞析句是高年級學生應具備的能力,也是讓學生體驗走向獨特的好方法。我緊扣關(guān)鍵詞句進行教學,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例如讓學生在三個“滑”字與“流”的比較中,感受到了文章用詞的精準。又如透過一個“吸吮”讓學生內(nèi)容上感悟到四兄弟對水的需求太迫切了,從修辭上知曉運用夸張的手法將感覺無限擴大了,生動形象得突出對水的需求的迫切,水十分珍貴。這樣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能較好地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的表象了解了作者所要給予讀者的內(nèi)容實質(zhì)。
教學最后,對全文進行收束,緊扣矛盾沖突點提問“課文花了大量的筆墨寫了淋雨之樂、勺浴之樂,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村里人與水接觸時的一種快樂。作者為什么要寫樂呢?” 無需教師多說,學生也能明白這是一種反襯的寫法。愈是寫淋雨之樂、勺浴之樂,愈反襯出缺水時的苦??梢宰屓烁羁痰捏w會到水的珍貴。
當然在教學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如對預設(shè)之外的狀況無法很好的隨機應變,對學生回答的評價語不夠豐富等,還需要在今后一次次的實踐中不斷積累,不斷成長。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27課《水》教學反思2
在教學《水》這課時,我采用緊緊圍繞“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這句話展開。課上下來,我對孩子們還是比較滿意的,不僅僅是他們在課上的表現(xiàn),同時也因為從孩子們行為習慣上已經(jīng)展現(xiàn)他們對水的珍惜。但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一、教學重形式?jīng)]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整個教學緊緊圍繞“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這一開放性問題展開,但在教學過程中,這種開放沒能起到實質(zhì)的效果,課堂始終是我拉著學生在走。課堂中生成的資源也有很多,但我還是迫不及待地把他們往前拉,生怕下面的內(nèi)容來不及,所以很多地方感覺沒說透,學生也有點意猶未盡。
二、沒有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遷移指導
例如在教學第2自然段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久旱無雨的快樂時,我設(shè)計了如下問題:假如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員,你會怎樣?同學們雖然能感受到孩子們的那份歡快,但卻無法明白他們?yōu)楹稳绱藲g呼雀躍?因為雨對他們而言,實在太平常。因此,他們在讀書時,雖然讀出了孩子的快樂,但那份快樂卻不夠獨特,不夠珍貴!事實上,如果我能對教材進行多一點地深入,就可以將這樣特殊的情境進行遷移,把學生平時對大海的渴望和這個山村孩子們對水的渴望進行類比,我相信課堂上他們的反應一定更真實,更強烈。
三、課堂氛圍還不夠活躍,指導學生的朗讀還有些流于形式,沒有將指導真正落到實處,孤立了教法與寫法的結(jié)合。
本課的最后一段是全文最感人的一段,作者把那一勺水帶給四兄弟的美妙體驗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細到每一個毛孔,每一根血管。品讀本段,不由得為作者出色的細節(jié)描寫深深打動。作者抓住一個“滑”字把一勺水從臉到胸和背再到大腿和膝蓋最后到腳板的美妙體驗一一傳達,這份美妙激發(fā)了身體里的每一個毛孔,每一根血管。這種感覺是越來越強烈的,因為身體實在太需要水了。如果在朗讀時能通過分層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在讀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這份對水的強烈渴望,教學目的在朗讀中得到了強化,可謂一舉兩得。此外,在朗讀中教師應及時質(zhì)疑:為什么“滑”這個動作會重復出現(xiàn)三次呢?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從而在課堂上,將教法與寫法巧妙融合,讓學生明白:在寫作時,我們一般是不重復用詞的,但有時為了強調(diào)自己某種特別的情感時往往會進行重復用詞。而文中的作者,則是在強調(diào)這一勺水的珍貴所帶給他的難以描述的舒暢感受。寫法也在潛移默化得到強化。
看來好的教學設(shè)計必須經(jīng)過反復的推敲和思考才能出現(xiàn)更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學設(shè)計中要下功夫。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27課《水》教學反思3
整堂課緊緊圍繞“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這一開放性問題展開教學。深入反思,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以生為本,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組織學生抓住中心問題自學自悟,合作探究,在交流的過程中,及時鼓勵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體會,從學生的回答來看,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所說的都是他們自己的話,是他們對于文本的真切的、具有個性化的解讀。在學生互動學習的基礎(chǔ)上,我再以引導者的身份,引領(lǐng)學生不斷地研讀文本,體現(xiàn)以學定教的理念。
二、以文為本,關(guān)注文本的深刻內(nèi)涵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可見,文本在整個閱讀教學中處于至關(guān)重要的地位。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我班很多學生已能夠緊扣文本進行學習,緊扣文本中的關(guān)鍵字句談感悟。如從“排隊挑水”場景中的“一個村子”、“十公里”“一個小時”等數(shù)量詞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從“一勺水解暑”場景的“不多不少、剛好、幾乎沒有”體會到人們對水的珍惜等等。通過引導,從“傾注”四個“滑”這些詞語中,感受到這勺水帶給作者快樂舒服的感覺,母親的疼愛……學生的體驗與感受完全來源于文本本身。不知不覺中,學生就把握住了文本的內(nèi)涵:水是最珍貴的東西。
三、以讀為本,重視學生的能力發(fā)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wù)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以讀為本,正是在讀的重視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他們的發(fā)展。教學中,我在組織學生感悟文本的同時,不忘對學生進行讀的訓練。采用了各種形式的讀:快速讀、默讀、個別讀、齊讀、引讀等。而且指導學生讀時也注意到了層次性:如讓學生在交流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時,先讓學生讀給大家聽,這時并不作具體的要求,但隨著學生的獨特體驗在交流的過程中互相碰撞,迸發(fā)火花時,再讓學生有感情的讀。此時學生有了情感的積淀,在讀時自然會更加地聲情并茂。在讀中品,在品中讀,這才是真正的以讀為本。這樣一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也就不再是紙上談兵了。
一堂課要想達到完美,是很難的,即使設(shè)計再好,但是真正教學時未必達到預期效果。靜心思索,感覺課堂中還存在以下不足:
1、這是一篇敘事性的記敘文,在讓學生概括文章中的兩件事例時,沒有做到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用最簡短的語言概括出來,教給學生學習概括的方法。對文章的類型沒有仔細研究,改用什么方法來教學,做到有針對性。
2、用ppt課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如用電子白板輔助教學更實用,能把學生的感悟深的字詞句及時畫下來,展現(xiàn)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生生、師生的互動。
3、設(shè)計的詩,沒有出效果,朗讀也較倉促。沒有考慮好設(shè)計的目的,只想出彩了。
4、學生自讀自悟的問題是老師提出來的,不是學生提出來的,沒有做到以學定教,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
5、提升擴展內(nèi)容較多。自己自設(shè)計時也關(guān)注到這個問題,但又認為都很有必要,不知道刪哪部分,所以后面的教學用時較長,學生展示交流時就不敢拖拉。今后設(shè)計時怎樣協(xié)調(diào)好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目標,要好好研究。
6、在擴展提升環(huán)節(jié),感覺對“滑”的引領(lǐng)還不夠深入,如質(zhì)疑:為什么“滑”這個動作會重復出現(xiàn)三次呢?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從而在課堂上,將教法與寫法巧妙融合,讓學生明白:在寫作時,我們一般是不重復用詞的,但有時為了強調(diào)自己某種特別的情感時往往會進行重復用詞。
一節(jié)好課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完善,去總結(jié)吸取經(jīng)驗教訓,改正不足,只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用恰當而有效的方法去解決,我想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亮麗而難忘的課堂定會不斷地展現(xiàn)在同行們的面前,讓我們自信的去探索去研究,完善自我,完善我們的課堂。
猜你喜歡: